景区动态

景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景区动态

安逸的旅途||会理金江书院:高阳遗泽 流芳久远

发布时间:2022-07-05 10:22:40 浏览次数:742

高阳遗泽 流芳久远
                            作者:胡延芝
    会理建县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史称会无、会川,清雍正六年(1728年)之际,取义“川原并会,政平颂理”改名为会理。会理城因其文化古迹保存完好,文化底蕴深沉厚重,而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jpg

    这座地处西南边陲却独守一方繁荣的古城,保留着很多宝贵的文化遗存。在这众多的文化遗存中最为重要的一处就是金江书院。金江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称会华书院,院址在今华龙苑。清乾隆十八年(1753),改称玉墟书院。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改称会川书院。1811年,迁建于文庙南侧,道光初年改成金江书院。因毁于兵燹,同治元年1862年迁至回民清真寺(现会理一中)。1870年,由会理名士马见田(会理钟鼓楼,小瀛洲由他设计修建)主持扩建,形成现在的格局。

1656988102802071.jpg

1656988106675446.jpg

    1903年,废科举改学堂,金江书院改为会理州中区高等小学堂,1920年改为会理县立中学,1942年改为西康省会理中学校,几经演变,发展为现在的四川省会理第一中学。现存金江书院位于一中东区校园中心,由讲堂、正厅、须弥座廊台和垂带式踏道组成,呈明清四合院式布局的古建筑风格。正厅硬山式顶穿斗土木结构,门楣匾额“高阳遗泽”,楹联“河岳英灵钟此辈,国家元气在斯文”由清末会理知州李成章撰联。正厅内陈列着学校历史变迁中留下的宝贵文物和展示书院文化的字画。讲堂为歇山式顶抬梁土木结构,匾额“荟英堂”由同治年间会理知州陈廷标用左手书写。过厅左右的门楣上刻着“三畏””四箴”金江书院学训。

1656988121558553.jpg

5.jpg

    书院青砖碧瓦,翘角飞檐,黑漆板壁,雕花门窗,古色古香;四周绿树成荫,翠柏挺立,晨昏鸟语,四季如画。金江书院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院”,书院集聚徒教授、研究学问、收文藏书为一体,对大西南教育的发展、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其中不乏治国安邦之栋梁。

6.jpg

绘画   袁崇义

    会理一中七二级优秀学子宋德华,感念母校历史厚重,高阳遗泽,久远流芳,写下古诗二首:
(其一)
七古·金江书院怀古
古树掩映岁月深,
“三畏”“四箴”学风远。
鲤鱼奇气钟此穴,
万里长江第一院。
何督两江光蜀地,
廖点翰林耀南天。
千载名城孕文脉,
百年书院换新颜。
(其二)
沁园春·金江书院怀古
千载名城,百年书院,辉映川滇。
望参天古木,朝阳翠竹,育人圣殿,梦想摇篮。
继往开来,雄风再起,恰似鲲鹏又冲天。
凭栏处,看几多校友,谱写新篇。

震华号响九霄,时势催英才挂帆航。
忆西崖才斗,翰林文采,何公大略,督治两江。
几代风骚,吴门三举,济世齐家尽栋梁。
抚今昔,众多人中杰,为你增光。

    金江书院,就空间而言,是万里长江第一书院;就时间来讲,是凉山州最早的书院(比西昌庐山书院早两年);凭成果而论,是全凉山州唯一培养出翰林的书院。

7.jpg

    “三畏”“四箴”系当时金江书院作为讲席(教授)、文生(学员)共同遵守的学训。“三畏”源自《论语》,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四箴”是宋代大儒程颐根据《论语·颜渊十二》,提出的四条做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鲤鱼奇气钟此穴”一是寓意莘莘学子,学业有成“鲤鱼跃龙门”;二是相传会理古城风水是“鲤鱼奔滩”金江书院正好在鲤鱼的心脏上。“钟”即聚集,古人认为山川灵气聚集之处,就能出英雄才俊,故他们把会理最高学府——金江书院建在古城最好的风水宝地上,其用心良苦,天地可鉴。
    “何督两江光蜀地”指的是何璟,道光丁未年进士,曾任两江总督。他在任期间为官清正、勤政爱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廖点翰林耀南天”“忆西崖才斗,翰林文采”指的是廖坤培,字西崖,与何璟都是金江书院培养出来的杰出人物。1862年中进士,官至贵州学政使,任翰林院编修后,慈禧太后御赐匾额“荒僻南天”,一是嘉奖他治国理政的功绩,二是惊叹边城会理这样的偏远荒僻之地竟出了这样杰出的人才。
    “吴门三举”指的是会理科甲巷吴姓一门出了三个举人,“吴道馨、吴晓峰、吴昌祀”,他们都是金江书院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其中吴晓峰,中举后回乡担任书院的主讲。据不完全统计,自咸丰辛亥年,到光绪乙酉年,金江书院培养进士一人,举人九人,贡生26人。据《邛嶲野录》记载,当时考中贡生查无具体时间者还有182人。
    震华号响九霄,时势催英才挂帆航。1903年,废科举改学堂,金江书院改为会理州中区高等小学堂,教学模式作了重大调整,废除经学八股,开设新课程。1920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潮的推动,革命风雨的催生,地处西南边陲的会理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学堂改为新学模式——会理县立中学。在这期间会理众多学子在此勤奋学习文化知识,接受革命思想,心怀报国志向。一个偏远的小县城先后有51人考入黄埔军校,34人进入云南讲武堂,有几位还与朱德总司令是同学。
1656988229955536.jpg
    抗战时期,会理的热血男儿纷纷奔赴前线,浴血奋战,他们大多血洒疆场,英勇忠烈,魂化青山,可歌可泣。抗日战火蔓延到与会理毗邻的云南,会理中学一千多名师生组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从学校出发,经城隍庙向北街钟鼓楼进入南街,出了南城门洞,汇集到南校场坝,他们扛着标语牌,手执小红旗,沿途高唱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我们在太行山上》,高喊着抗日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死难的同胞报仇雪恨”“把日本鬼子赶出云南”。众多青年学子投笔从戎,踊跃参军抗日,爱国勇气令人钦佩赞叹!
    抗战胜利后,会理中共地下党成立革命游击队——金江支队。会理中学学子李凤伍,在任刘文辉部重机枪连连长、少校团副、中校参谋等职期间受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龚成林影响,投身革命,加入中共地下党,任金江支队二支队司令。这支早期革命队伍为解放军顺利进入大西南,会理的和平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千载名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百年书院,学风淳朴,文脉相承;新中国建立后,会理一中如沐春风,万紫千红,百花齐放,更是英才辈出。在会理一中众多的杰出学子中,有驰名中外的画家、音乐家、歌唱家、实业改革家致富带头人、军旅作家。
    画家刘文选,新中国成立前后就读于会理一中,宁波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宁波市书画院院长,其作品多次出国展出,传略被载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画家辞典》《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
    音乐家苏汉兴,是会理一中五五级学子,毕业于西南音专(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毕业后任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二胡首席演奏,转业后进入峨眉电影制片厂,任峨影乐团指挥副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民族管弦乐协会副会长,四川通俗音乐学会理事,是中国古琴大师侯作武蜀派嫡传弟子,峨影乐团演奏家,国家一级作曲家。他为50多部电影电视剧、话剧作曲并指挥,作品在国家省一级多次获奖,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歌唱家范竞马,是会理一中七二级学子,他先后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中央电视台“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获二等奖,与关牧村、彭丽媛等优秀歌手一道脱颖而出。到意大利帕尔马和美国朱莉亚歌剧中心深造,第三届卡迪夫声乐大赛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赞誉他为近十年来欧洲罕见的男高音,是中国近年来少有的几个独步国际乐坛的男高音歌唱家。
    ......
    书院名校,一脉相承,高阳遗泽,久远流芳。秉承书院传统,弘扬优秀文化,自会理一中建校以来,数以10万计的人先后从这里毕业,学子遍布世界各地,有的还成为科学院士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材。近年一大批学生考入国家著名的重点大学,毕业后留学欧美日本,并在专业上取得了令国人骄傲的成就。
1656988349190730.jpg
    昔日在此勤奋苦读的学子,心怀天下、奋发图强,成就卓越,他们的照片陈列在学校大门左墙上的展示橱窗里,成为后学者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一中学子,立志报国,努力学习,驰骋在广阔的天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沐浴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春风,会理一中雄风再展,迎来会理教育的春天,提炼百年办学精华,传承书院优秀文化,构建书香校园,三校整合,资源优化,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开放办学,用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树立了“敬人,崇实,进取,拓新”的校风;“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爱心培育爱心,以智慧启迪智慧,用灵魂铸就灵魂”的教风;“勤于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学风;发展成为了具有浓郁书院文化气息,充满开拓进取精神,师生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特色鲜明在区域内领先的示范性普通高中。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