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文化

古城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古城人文>古城文化

古城里的散文诗(下)

发布时间:2021-12-30 15:55:36 浏览次数:420

古城里的散文诗(下)

21.jpg

冬日阳光正好,漫步在会理古城的温暖笑容里,听这首隽永的散文诗。

image.png

      时光呵护着美食,美食又呵护着城里的人们。于是,有人把每一天的早餐“进行曲”演绎成了古城最吸引眼球的风景。每天早晨8点,古城北大街的石板就会被清脆的硬底皮鞋敲响,“咔咔、咔咔”,有节奏的声音由远及近,不慌不忙、不快不慢。只见一位“民国先生”挺直着背走来,头发有些灰白,但一丝不乱,而且微微地翻卷成小小的拱形。他两眼平视前方,面容沉静、严肃,端着肩,腋下夹着小皮包,仿佛是在检阅着一支隐于无形的军队。一年四季,“民国先生”无论是身着西装、还是花格衬衣,必然是挺括的,熨烫得平平整整。衬衣系在裤腰里,西装纽扣井然有序,绝不含糊。他的妻子无声无息地与他保持着几步的距离,平常的衣着、平常的面容,这夫妻俩就这么亦庄亦谐地走着,到了会中巷巷口就拐进去,直直地走进抓酥包子老店,一个包子一碗粥一碟泡菜,这样的平常早餐成了仪式感满满的古城“巡游”。早餐完毕,“民国先生”和妻子稳步朝菜市场走去。

     22.jpg

菜市场聚集着古城浓郁的生活气息,古城内,世居的人们一大早就前来采购,先得把一天的食事所需买了才安心。固定摊贩理直气壮地把各种鲜活食材摆放到极限,量大、丰富,足够卖一整天。从城郊赶来的农人,则是见缝插针地找一拐角处、过道旁,竹筐里的蔬菜是刚从地里摘的,三、两下就卖光了。如今,摊贩们与时俱进了,微信、支付宝的收款声音此起彼伏,买卖进行中讨价还价的声音连绵不绝,这菜市大合唱天天准点上演,从不冷场。鲜嫩水灵的蔬菜、油光闪亮的肉食装进了主妇们的菜篮子里,从菜市场进入了千家万户的厨房。当然这是属于农贸市场的经典剧目,超市的菜品虽然很丰富,但少了这种生动活泼的味儿。

23.jpg

      image.png

     城的阳光干净而明亮,把古城分为明暗两边,公平地把每一天的时光切割开来,一些交给热闹,一些交给回忆。金色的阳光,最先照耀在古城中心的钟鼓楼顶子上,抚过晨钟暮鼓,沿着古旧的木楼、雕花的窗棂,落在溜光发亮的石凳、石板上,仿佛在讲述着未曾走远的故事:清代、民国时期,县城主要靠畜力运输,由“马哥头”负责组织马匹,少的四、五匹,多则六、七十匹,哥头雇用伙计,管理驮运,称“马帮”。古城外的西城巷里开了很多马店,天麻麻亮,长年奔走在灵关古道上威武的“马哥头”,长声吆喝着,载满货物的马帮,叮叮咚咚地又从古城出发了。


24.jpg

日上三竿,古街上的一些店铺闲闲散散地打开了,逛街的人也闲闲散散地来了。相邻的店主聊着天,或干脆凑桌麻将,就在街沿坎上搓将起来。仿佛生意并不重要,先把悠悠时光打发过去。

灿烂的光影交织中,一辆老年车慢慢行驶在街上,一位中年妇人驾驶,后面坐着头发有点灰白的丈夫,丈夫是盲人,妻子的腿有残疾。前些年还没有老年车代步,他们的出行就是互相支撑,丈夫扶着妻子的肩,妻子走在一旁,虽然每一步都高高低低地起落,但丈夫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起落,扶着妻子肩膀的手安稳有力地传递着温暖。妻子脸庞上带着红晕,既是阳光的投影,也是因为她在用力平衡身体,她想尽力地平稳些,减少丈夫行路时的颠跛。她知道她是丈夫的眼,丈夫是她的支撑。现在出行轻松多了,他们买了一辆老年车,她学会了驾驶,丈夫平稳地坐在座位上,安静地跟着她,像以前一样,用他们的方式前行,走过风雨,走进阳光。

25.jpg

不能不说,古城故事多,喜乐风景就在其中。这是会理人生命起源的地方,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节拍,听着浑厚的晨钟暮鼓,现世安稳,恬淡喜悦,生生不息。这是一首意蕴深远的散文诗,也是一首烟火温暖的散文诗,浸渍着古城特殊的气质,在光阴里温润、沉淀,在时光里被世人传唱。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