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动态

景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景区动态

游客手记||蜀云滇月共青山 —— 探古松坪关

发布时间:2023-07-20 14:32:27 浏览次数:393

蜀云滇月共青山 —— 探古松坪关

作者:罗才梁


壬寅季春,尽管已是三月末,大地早已复苏,百花盛开,然早到的夏风拂面,感觉似乎还是有些寒意。

应四川德乾农业开发公司的盛情之邀,我们一行四人前往该公司旗下位于川滇接壤地的肉牛养殖园一游。一大早,越野车如离弦的箭向目的地飞去。三四个时辰,车在一村落旁停下。

“到了吗?这是啥地方?”

“松坪关,怎么你没来过?”同车一朋友答并反诘我……  

哦,原来这里就是上世纪1969年与我擦肩而过,随后它又使我魂牵梦萦的松坪关。        

image.png  

曾记得当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学校已发告示我被分配在松坪关4生产队当知青。然而即将出发前,在米易工作的二叔要我去他们县,协助照顾已是古稀的祖母。故临时改变主意到米易城郊的柳贤公社队落

命运使然,1976后,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我成了一名无大专文凭但教学效果还行的中学历史教员。也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吧,退休归乡颐养天年后,对桑梓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想到处走走看看,寻觅点家乡的过往,将它记在纸上留住乡愁…… 

“诸位朋友下车歇会儿,顺路我陪大家在这出川入滇的最后一个古镇逛逛”。东道主刘先生如是说。我们一行漫步在弯弯拐拐的石板道上,边走边聊边拍照。路两旁的民居一户紧挨一户,屋顶、墙面……沧桑写满了每一个被岁月尘封的角落,让人流连忘返。

“这些房屋都还不算古啊,老百姓世代翻修也只有百把个年头”,同行的一位重走松坪关的朋友说,我带大家去参观里边最古的大院。

松坪关是南方丝绸之路出川入滇的最后一个古重镇,属国家级文物保护点。松坪关虽不大,但房屋错落有致,依坡重叠,路道分岔特多且不规则,我们好像进入迷宫一般,转了好久问道老乡,一座历尽沧桑的大院门楼终于呈现在眼前。

走进院内,一缕古风扑面而来。

image.png

据现大院主人摆谈,这个院子是两百多年前他家老祖先买下的。听说原先院主就已住了好几百年,他家买下后又住了七代人。该院到底始建于何年?也只能待考古学家来认定了。

image.png

image.png

置身其境,穿越时空,我们似乎回到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似乎听到一首传唱千年的童谣:

松坪关口在山边,

过了江水是云南。

默默守望来往客,

控扼川滇两千年。

游子踏上回家路,

商旅离去又往返。

坐在院子树荫下小歇,古蕴厚重的场景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记得家父健在时曾对我闲聊过,旧时从会理过云南做生意有3处歇脚的驿站,一般两处驿站之间相距60来里,头天歇凤山营,第二天住黎溪,第三天住松坪关,第四天出川歇云南的第一个驿站姜驿,尔后过江便是云南。清同治年间他的爷爷(我的曾祖父),从江西省到会理定居做生意,也不知随马帮在这条路上走了多少趟,进出松坪关宿了多少晚。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因家道中落,他12岁就失学,为减少家庭开支及补贴家用,到云南元谋会理人开的商铺当学徒,该路他也走过好几趟……

image.png

思绪又勾起我曾阅读过的一份史料,据史料记载:明朝第一大才子杨升庵,名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氏,于明正德六年(1511)中状元,入朝后做官清廉,后因其性格刚直不阿,“议大礼”得罪了皇上及奸臣,于嘉靖三年(1524)被贬谪到云南永昌卫(如今的保山市)。这一贬就是几十年直至古稀终老永昌,灵柩都是由其夫人曹娥辗转云南接回新都老家的。

image.png

杨升庵遭贬谪的几十年间,因其父母生病、离世,曾向皇上告假先后从这条茶马古道往返多次,回新都老家尽孝。每次入川离川,在松坪关歇脚时,深临其境他都感慨万千,独在异乡为异客,漂零生活何时了,最终也许客死他乡……触景生情留下许多不朽诗作,其中便写有《松坪关》:

莫唱离歌惨别颜,

蜀云滇月共青山。

太平处处经过惯,

梦里还家又出关。

又据史料记载,南丝绸古道形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这是不争的史实。

image.png

旧时这条古道上“山间铃响马帮到;驿站鼾声宾客歇”……我想就松坪关而言,至今残留的石板路上,也不知留下多少商家、文人墨客的足迹;也不知留下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时间差不多了,场里电话催吃中饭”。主人家催请客人快上车。

漫步养殖园

从松坪出关,不到一个时辰就顺利抵达肉牛养殖园。

该园位于出川入滇的古道旁,距进入云南的首个古驿镇一一姜驿仅40余里。

养殖园大门右旁旧时崎岖的古道早已被宽阔的柏油路所替代。油路左边沿斜坎处,一块自然天成酷似古刀形币的巨石拔地而起,直挿云霄。巨石出川面镌刻有园名“四川德乾农牧”;入川面,镌刻有“蜀云滇月”四个擘窠大字,其字与巨石相得益彰、巧夺天工。

用过中饭,品些香茗,大家谈笑风生,毫无倦意,于是在该园负责人陪同讲解下参观养殖园。

该园建在20度左右的斜坡上,占地400余亩,但整个园区早已被现代化机械弄成高低几个大小平台。站在楼顶环视,周边群山翠翠;漫步园区游览,墙外松涛声声。好一个现代化生态养殖园!

image.png

我们首先参观最下边平台上所建的牛栏区,牛舍已入住从云南大姚县引进的种牛百余头,大的吨余,小的也有五六百公斤,有黑的、白的、黄的,也有黑中带白的、白中带黑的、黄中带黑白的,总之各色尔等,五彩斑斓。据介绍这些牛的祖籍是荷兰国。它们一见有人观看,哞!哞!哞!叫个不停,其音如交响乐,似乎在向我们打招呼,欢迎光临!往上第二个平台下设有4个硕大的饲料加工池,其中一个已装满供牛享用的青玉米杆糖化饲料。再往上的特大平台是办公楼、生活区。离生活区数十丈是一个较小的狭长形平台,上有一长溜建筑物,是进入园中园的防疫消毒区。整个园区干干净净、秩序井然……

image.png

座谈会上,据园方介绍:建园以来,已投资4200万元,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但还是基本完成了一二期项目工程。从云南引进的种牛,至今已繁殖幼牛十多头,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善。     

下来另计划投入2亿6千万元建设三期项目。待项目完成,该园应成为拥有肉牛万头存栏,牛肉加工、复合肥料、太阳能和沼气发电厂各一座的联合大型企业。另开发特色旅游景区,集肉牛生产和旅游为一体……

看到已取得的成就,听到新的宏伟规划,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肉牛养殖园的建成,它已成为川滇接壤处的一张名片,它将进一步活跃两省的交往,拉动地方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特别是黎溪地区的特定环境,粮食生产主要是玉米,原先玉米杆不是烧掉就是烂在地里,这以后就可以成为肉牛的饲料。仅此这一项就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为农民奔向更富裕的生活打下了基础……至发稿时听朋友传来喜讯,仅隔半年功夫,该园已拥有肉牛一千多头。

从已有二千多年的茶马古道一路走来,出川入滇,入川出滇,在这段旧时贫瘠崎岖的古道上,也不知有多少行商马帮来来往往;也不知有多少过往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吟诗明志……然而他们根本想不到,如今现代化企业会进驻这方土地……在这里谨借先贤杨升庵诗词巜松坪关》中的一句,凑小诗一首,以抒情怀并作本记的结尾:

昔日艰辛出川地,

今朝丰饶养牛园。

松坪姜驿似兄弟,

蜀云滇月共青山。

             壬寅初冬记

(注:本文部分史料来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



原创:会理旅游

统筹:戴耕泓

审核:杨胜光

投稿邮箱:448599583@qq.com

主办单位:凉山州会理市会理会议纪念地景区管委会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