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动态

景区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景区动态

行摄凉山丨寻访南丝之路

发布时间:2023-10-26 16:45:22 浏览次数:105

远在4000多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现代史学家将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image.png


杜跃进 | 摄

中国国家地理最美寻摄团,寻访南方丝绸之路(藏彝走廊)川西凉山路段,体验一场镌刻在古道上的沧桑历史之旅。南丝之路可细分为东西两线,这次的行程部分还原了其中的西线,由北向南,线路途经凉山州内甘洛-越西-喜德-冕宁-西昌-德昌-会理七大县市。

image.png


谢罡 | 摄


南丝路从这里开启了凉山的征程——上图为甘洛境内的灵关道。唐代时,因川西节度使韦皋为通好南昭,在清溪峡内设置清溪关,故灵关道在唐代又称清溪道。

image.png


才华烨| 摄


进入有“凉山北大门”之称的甘洛县海棠古镇,这里位于小相岭山麓,是南方丝绸之路进入凉山的第一重镇。厚重的城砖,坚实的城门洞,依稀可见当年金城汤池的雄姿,汉彝文化也在这里美好融合。

image.png


杜跃进 | 摄


千佛寺位于海棠古镇最高处,寺院内有一通立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石碑,石碑上刻有“汉夷”两字。民族学家解释,石碑的碑文表达了“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相处”之意。

image.png


谢罡 | 摄


在越西县,赫然看到“零(灵)关”字迹,它镌刻于民国时期,却是古道上唯一留下“零(灵)关道”大名的遗迹。

image.png


姜曦 | 摄


越西县文昌殿,重檐歇山式建筑气势磅礴。




image.png

才华烨| 摄

越西中所镇陶家营村土碉楼,它设计巧妙,易守难攻,成为古时候保护驿站的有力堡垒。

image.png


刘继章 | 摄

在越西中所镇,源自金马山山腹中汩汩流淌的地下河,形成一汪清澈碧绿的清泉,名为“水观音”,这里是越西县文昌故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区。

image.png


来到越西县东南部的普雄,这里原本只是四川大山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正是成昆铁路通车为其带来了机遇。摄影/杜跃进


1964年,在全国三线建设的热潮中,西南铁路建设迎来一次大高潮。川黔、贵昆、湘黔、成昆、湘渝五条铁路干线相继开工,前前后后有30万人参与修建。到1970年成昆线正式通车,地势崎岖的横断山区,终于迎来一条大的铁路通道。


2022年12月,新成昆铁路越西站正式建成通车。此后,越西到西昌只要0.5小时,到成都2.5小时。

image.png


姜曦 | 摄


进入喜德县,但见登相营古堡与附近的冕山营如同一对兄弟古堡,传说诸葛亮再次登高检视军情,故名。不过如今的登相营设于明代。


image.png


胡小平 | 摄


在喜德县、冕宁县与越西县的交界处,登高欣赏将自然奇景与人文古迹一同拥入怀中的小相岭之美,花丛与海子相映成趣,南麓花期为5、6月,北麓花期为7、8月。


出了喜德,来到凉山唯一的革命老区县冕宁,“万里长征”一词便首次在这里提出。

image.png


提到冕宁,很多人都会想到“彝海结盟”,1935年,红军长征过冕宁,红军先遣队司令刘伯承与彝族果基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这段民族团结佳话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image.png


蒋志康 | 摄

冕宁县城以北40公里的羊坪山上有片“彝海”,身临高山淡水湖泊,仿佛置身“世外秘境”。

image.png


@阿鑫 | 摄


冶勒湖位于冕宁县冶勒乡,是一座海拔2600余米的高原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山间的风吹皱一池清波,这里游客罕至,保持着原初的恬然宁静。

image.png


李小平 | 摄


到达西昌邛海,驻足湖畔,泛舟湖里,近水远山皆融于天际。邛海形成于180万年前,因“邛都夷”在沿岸繁衍生息而得名,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鱼类资源丰富,其中邛海白鱼、邛海鲤为邛海特有种。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是西昌市,这里同时也是攀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西昌市是一座兼具历史感与现代感的地级市。明代初在西昌置建昌卫,为建昌卫卫署、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治所。

image.png

胡小平 | 摄

西昌市的新地标——唐园,因保存着1300多年前唐代嶲州城的一段古城墙遗址而得名。

image.png


胡小平 | 摄


建昌古城,是西昌历史的缩影,它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城内街道迄今仍保持着明代的格局,基本未变。入夜时分,走在古城之中,恍惚有一种穿越时光之感。上图为建昌古城安定门复原建造后的景象。

image.png

杜跃进 | 摄

来到茶马古道上的要冲——德昌县,魁星阁赫然耸立,它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其面南门洞上方横匾镌刻着“北达京畿”, 面北门洞相对位置镌刻着“南通蒙诏”,八个大字寄托了当地百姓对连接内地与边陲、融合中枢与地方的美好向往。

image.png


李小平 | 摄


旅程逐渐接近尾声,到达素有“川滇锁钥”之称的会理古城,重温当年南丝路商贸重镇的繁华之景。会理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地带,素来商贸繁荣。如今的会理古城不仅古风依旧,还增添了新的烟火气。

image.png


税鸿 | 摄


到达会理时正赶上石榴丰收。凉山州会理市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目前,全市种植石榴面积高达40万亩,年产量稳定在75万吨。


而当地人们也喜欢用石榴来比喻民族团结与融合,石榴丰收图也契合了我们一路所见凉山人借南方丝路和茶马古道发展文旅产业,招揽天下客的古道热肠。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原稿来源:《祖国》杂志《凉山之路》-杜跃进

中国摄影报活动《发现凉山:寻访南丝之路》-刘继章

部分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凉山州特刊